訊息公告

:::
:::

[NHRI30系列研討會]公衛、農業與環境科學攜手前行 國衛院領航舉辦抗生素抗藥性研討會

  • 發佈日期: 2025-10-31
  • 更新日期: 2025-11-05
  • 資料來源: 國家衛生研究院
  • 瀏覽次數: 199

抗生素抗藥性是全球公共衛生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不僅導致醫療成本攀升,更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安全,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其列為重要健康議題。為了因應此全球性挑戰,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攜手神經與精神醫學研究中心,於今(31)日舉辦「One Health領航:抗生素抗藥性疾病負擔與精準防疫策略研討會」,由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指導,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台大公衛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協辦,從多面向探討抗藥性問題,凝聚跨領域力量,齊心共創永續防疫的新路徑。

抗生素抗藥性對全球公共衛生與經濟造成深遠影響,其複雜性橫跨醫療、農業及環境等多個領域。為因應此挑戰,研討會強調「健康一體(One Health)」的整合觀點,邀集醫學、農業動物與環境科學等領域專家,共同對話、交換最新研究成果。議程內容涵蓋疾病負擔評估、臨床與環境監測、農業實務應用及防治策略等主題。

在主題演講中,外國學者Prof. Mohsen Naghavi 分享了對全球、東南亞及東亞62種病原體在11種傳染病症候群中的分佈,以及86種藥物與病原體組合的耐藥性情況。而公共衛生方面,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流病預醫所方啟泰教授分享研究結果,發現金黃色葡萄球菌醫院感染,與死亡風險、新發生慢性呼吸器依賴風險以及透析依賴性終末期腎病風險增加有關。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公共衛生學系羅偉成副教授探討了將全球疾病負擔運用於本土健康數據實作上的方法與案例。國衛院感疫所郭書辰醫師透過持續監測,發現細菌抗藥性基因在臨床、食品及環境間的多重傳播樣貌。國衛院群健所鄒小蕙研究員則以數據分析闡明台灣過去十年人口結構的變化與抗生素使用模式。

在動物與農業領域方面,台大獸醫專業學院葉光勝教授分析七年間台灣地區食用動物中產生超廣譜β-內醯胺酶(ESBL)的大腸桿菌,指出抗藥性細菌跨物種傳播的潛在風險。農業部獸醫研究所官南綾副研究員分享獸醫所在抗藥性防治方面的實務工作與研究進展,強化動物健康與食品安全的防護網。農業科技研究院陳正文副院長介紹世界貿易組織擬定的《衛生與動植物檢疫措施協定》,在農產品微生物抗藥性議題中的角色與影響。

在環境健康方面,國衛院感疫所羅秀容副所長研究果園中殺菌劑使用與菌株抗藥性的關係,呼籲正確使用農藥以避免抗藥性蔓延。疾管署邱乾順研究員分享沙門氏桿菌長達20年的監測結果,指出超過半數人類分離株具多重抗藥性。國衛院感疫所黃培妤博士致力於探討濕地、農場與人類的關係,建議加強農場生物安全、限制非治療性抗生素的使用以及保護濕地緩衝帶。

本次研討會展現了跨域合作的實踐精神,與會專家透過不同角度的研究交流,建構出更全面的抗藥性防治策略。唯有同時關注人類、動物與環境三者健康,方能有效應對抗生素抗藥性威脅,攜手打造更具韌性的永續健康體系。適逢國衛院30週年院慶,國衛院自今年9月起將陸續舉辦多場國際學術研討會,關注醫藥衛生領域多項議題,如癌症研究、環境醫學及公共衛生、精準健康與精準醫學、新興傳染病及抗藥性、兒少與高齡醫學及照護、精神醫學、生醫工程應用、氣候變遷與蚊媒傳染病等各個面向,並舉辦多項交流活動,歡迎關注國衛院30週年院慶網站-奠基卓越 展望未來。

相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