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公告

:::
:::

智慧共生社區推動計畫展現多元共生樣貌 中央與地方攜手合作 共創智慧共生社區在地典範

  • 發佈日期: 2025-11-06
  • 更新日期: 2025-11-05
  • 資料來源: 國家衛生研究院
  • 瀏覽次數: 44

我國6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在今(2025)年正式超過20%,邁入超高齡社會,並且預估在2050年將超過我國人口的1/3,平均每3-4位青壯年人口負擔1位高齡人口,這個比例預估在2070年將降為1.1:1。發展「在地安老」取代「機構式照顧」,建構完整的長照2.0網絡,社區照顧是政策的關鍵基石,藉由串聯社區資源建立互助網絡,提供情感支持與社會連結,透過健康促進、體能訓練、營養管理等多元介入,在社區中落實預防照護。

國家衛生研究院為因應超高齡社會,提出智慧共生社區推動計畫,聚焦「智慧健康與社區照顧」、「數位共學與跨世代參與」、「社區共生與人才培育」三大核心主軸,展現科技導入社區的創新應用,更凸顯因地制宜、可複製推廣的在地實踐模式,為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提供堅實基礎。於上月28日假高雄展覽館盛大舉辦「智慧共生社區推動計畫成果發表會」,匯集全國11處獲選的示範社區,邀集各縣市政府代表、專家學者及社區夥伴們,共同見證計畫推動的豐碩成果。

本次發表會不僅是一場成果展示,更是中央與地方攜手合作的典範。推動過程中,地方政府的支持與社區網絡的緊密串聯,讓不同地區能依需求規劃適合的導入策略,確保在地性、可複製性與永續性。11處示範社區各有其獨特的發展樣貌,既是亮點,更是未來政策推動的重要基石。發表會展場呈現健康監測、數位共學、志工與人才培育乃至社區治理優化的多元實例;個別社區也分享導入數位工具後在工作效率、居民參與及跨域合作上的具體成效,顯示智慧共生社區不僅具可行性,更展現科技與人文結合的可能性。

國衛院強調,本計畫目標不僅是導入科技,更是透過科技賦能,強化社區共生量能,促進居民福祉。此次成果發表會,不僅是向各界展示示範社區的榮耀時刻,更是展現中央與地方政府、以及社區攜手合作、共同努力的里程碑。未來將持續透過示範社區的經驗傳承與交流推廣,提升「智慧共生模式」的能見度與可複製性,作為後續政策推動與規模化應用的重要參考。

相簿